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
一个由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有N15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4 | B.1/8 | C.1/16 | D.1/24 |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 0.4和0.6 B. 2.5和1 C. 0.6和1 D. 0.6和0.4
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
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
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
1条染色单体含一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
A.4个双链的DNA分子 | B.2个双链的DNA分子 |
C.2个单链的DNA分子 | D.1个双链的DNA分子 |
右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Ⅰ-2无乙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II-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6 |
C.乙病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D.设Ⅱ-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