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放在黑暗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生长发育成植株乙 和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增重因素分别是吸收利用了 ( )
| A.H2O;CO2;CO2 | B.CO2;H2O和CO2;H2O |
| C.CO2;H2O;H2O和CO2 | D.H2O;H2O和CO2;H2O和CO2 |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
是( )
| A.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
|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
| C.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
|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胚胎分割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关于这一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胚胎分割可以将早期胚胎任意分割成多份 |
| B.胚胎分割技术可以分割任意时期胚胎 |
| C.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 |
| D.胚胎分割技术属于有性生殖方式,因此不属于克隆 |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
| B.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
| 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 |
| 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
| B.用氯化钙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
| C.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
| D.该杂交瘤细胞株的增殖方式和产物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 |
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都需要用CO2培养箱 | B.都需要用液体 培养基 |
|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D.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