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噬菌体ΦX174是单链DNA生物,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RF)的双链DNA分子。如果该生物DNA的碱基构成是:20%A,30%G,10%T和40%C。那么,RF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
A.20%A,30%G,10%T和40%C          B.15%A,35%G,15%T和35%C
C.10%A,40%G,20%T和30%C        D.35%A,15%G,35%T和15%C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I段
C.II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III段

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的生成量多
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人细胞内。由此可知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下列不符合人体体温调节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

A.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B.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C.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当人觉得寒冷时,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