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
B.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
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均可以形成ATP |
B.催化功能是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之一 |
C.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
D.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又称细胞液,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 |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时, e点不移,d点右移 |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C.pH=c时,e点为0 |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图①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过程的是e |
B.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 |
C.与图②中曲线Ⅰ相符的过程是图①中的过程a或e |
D.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A和B物质大都不是静止的 |
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
C.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人群相对增多。脂类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送,并可与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如图所示)。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中物质X很可能是具有识别功能的受体蛋白 |
B.与血浆脂蛋白结合后,物质X会进入细胞内,并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氨基酸 |
C.该过程的完成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
D.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直接提供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