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免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
| A. | 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 B. | "实业救国"主张出现 |
| C. |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 D. |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
| C.提出了与时俱进 |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
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
|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
|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牌的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成立 | B.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
| C.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 D.中华民国成立和新文化运动 |
有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 B.中共诞生 | C.遵义会议 | D.挺进中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