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技引领时代,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武器最早出现于哪一场世界大战?它的动力装置来自于哪次科技革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次科技革命中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并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二采用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为紧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根据图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什么计划?请举一例说明我国在实施这一计划期间,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进入90年代党和政府又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4)根据上述信息,谈谈科学技术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索沃战争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863计划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材料二随从递给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距今多少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它远不及《南京条约》签订的早,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有人认为:“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结束了西班牙、葡萄牙近300年的殖民统治,《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使广大殖民地人民获得了自由,基本奠定了现代拉美的政治版图。”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学习本课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猜一猜:图中的人物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之一。

他是谁?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者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1)上述内容出自英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法律文件?颁布于何时?
(2)这个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起什么体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请再说出一个与英国体制相同的国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