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曾经辉煌,一度落伍;民族复兴,中国之梦。
【盛世与繁华】

(1)上表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经济现象?
【屈辱与反思】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2)"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团结与觉醒】
(3)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述史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中日建交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应分配必须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当地,所有征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上级指令执行。───列宁《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革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实行交换。───前苏联文件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列宁在什么背景下实行的什么政策?
(2)这两种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何不同之处?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对人类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
(3)请你搜集有关他的故事,并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的发言,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
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了二月革命。起义军英勇善战,很快攻克了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斯莫尔尼宫,起义取得了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巴黎公社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探索俄国富强之路的过程中,为了抵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列宁被迫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
(1)错误:改正:
(2)错误:改正:
(3)错误:改正:
(4)错误:改正: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上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1)“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英国从中国学去的是什么考试制度?这一制度是由谁正式创立的?该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这种考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这种考试制度与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度在选官标准上有什么不同?该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样的意义?
(4)唐朝武则天为该制度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