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忭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节选自明袁宏道《徐文长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国士之目目:名称。 | B.议者方之刘真长方:比拟。 |
C.会得白鹿会:恰巧。 | D.属文长作表属:隶属。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切可惊可愕之状羁人之寒起 |
B.为山阴诸生故其为诗 |
C.公以是益奇之不以模拟损才 |
D.遂乃放浪曲蘖张太史元忭力解,乃得出 |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说明徐渭有才气及孤傲的一组是( )
①然数奇,屡试屡蹶。 ②好奇计,谈兵多中。
③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 ④放浪曲蘖,恣情山水。
⑤其名不出于越。 ⑥以疑杀其继室下狱。
A.①③⑥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⑥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徐文长是山阴县生员,他在巡抚胡宗宪幕中,曾经为胡写奏章,嘉靖皇帝看了大为高兴。此后,一切奏疏计划,都出自徐文长之手。 |
B.徐文长在科举上不得意,纵情于饮酒、山水,写出高水平的诗文。他追求高雅,不和流行格调相合,对当时的所谓文坛盟主很不客气,因此他的名气不能超出越地。 |
C.徐文长还擅长书法,笔意奔放苍劲,正如欧阳修所说的,美女虽老风韵犹存。他还以余力作画,超逸有致。 |
D.到了晚年,徐文长装疯卖傻更加厉害。有时带钱到酒店,叫下层仆役一起喝酒。还用斧头砍自己的脑袋,用锥子刺自己的耳朵,结果都没有死。 |
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
B.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
C.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
D.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
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6分,共6分)
(1)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2)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
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奉德清君①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
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平。人罹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果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②,而无以夺焉。终秉直以免于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士,以校私仇。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逾年,卒中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德清君:柳镇父亲。②箦:竹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行以求食间:从小道 |
B.人罹兵戎罹:遭受 |
C.而无以夺焉夺:夺取 |
D.群冤获宥宥:赦免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诬陷正士,以校私仇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 |
B.少文而悍哀有过而礼不逾 |
C.居德清君之丧至则平反之 |
D.表为晋州录事参军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镇因战乱带领家人逃难期间,有一次独自骑驴外出,希望讨得一些食物,路经山涧时遇到洪水,全身又脏又湿,但他并不因此而恼怒。 |
B.尚父汾阳王很欣赏柳镇的才能,授予他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的职务,后来又升任他为大理评事,但他议论事情确切直接,世人不能容纳他的意见。 |
C.柳镇在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哀痛异常行为却不失礼节,为人所佩服,鉴于此,吏部命他脱下丧服去担任太常博士的职位。 |
D.柳镇进入朝廷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公正执法,平反冤假错案,最终因他事遭人中伤,被贬官为夔州司马。 |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
②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
③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④求!无乃尔是过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① ,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②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③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距驴:一种像驴子一样的动物。此处指驴。②欻:忽然。③嘒管:声音轻微的管乐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长吉之事尤备备:完备 |
B.能苦吟疾书疾:快速 |
C.恒从小奚奴,骑距驴从:使……跟从 |
D.过亦不复省省:反省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 |
B.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 |
C.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 |
D.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最早了解李贺才华,韩愈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这篇本文,主要掇取轶事遗闻,有别于史传写法。 |
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也从不像别人那样凑合成篇,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诗作完成后常常弃置不再过问,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的色彩。 |
D.末段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其中作者亦有借题发挥之意。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慨叹,也隐约曲折地表达出来。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2)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其文辞壮:以……为壮,认为……壮美 |
B.以为当得躬诣大府诣:拜访 |
C.傥得一至其处傥:或许 |
D.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 槛:栏杆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 但以刘日薄西山 |
B.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C.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置杯焉则胶 |
D.子其为我记之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曾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 |
B.因为有壮美之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下面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 |
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 |
D.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勾起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败退,堕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首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三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全保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博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
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②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弟奇,游学洛阳。奋以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闾,卒于家。奇博通经典,作《春秋左氏删》。奋晚有子嘉,官至城门校尉,作《左氏说》云。
(选自《后汉书•孔奋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率妻子躬:亲自 | B.奋谢之而已谢:拒绝 |
C.冀当退却冀:希望 | D.甄善疾非甄:表扬 |
下列每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
A.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B.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C.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D.奋以奇经明当仕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① 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 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 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 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 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 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⑥ | B.②③⑤ | C.④⑤⑥ | D.①②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元帝时,孔奋担任侍中。他年轻时随从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每天有四次集市。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同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晚年著书《春秋左氏删》。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
(2) 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3)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