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实验事实不一致的是(    )
| A.图①是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充分煅烧 | 
| B.图②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 
| C.图③是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 
| D.图④是向Na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加热铜绿,生成黑色氧化铜 |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 
|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 
|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 
| C.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 
| D.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事实或现象 | 解释 | 
| A |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 
| B |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 原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 C |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 
| D | 一滴水中含千千万万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有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醋,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