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
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数量 |
B.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 |
C.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
D.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造成这种统治的根源是()
A.统治衰退 | B.起义频繁 | C.兵力不足 | D.吏治腐败 |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
B.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
D.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引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被孝文帝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是()
A.均田制 | B.俸禄制 | C.三长制 | D.迁都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