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崇尚亲邦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的是( )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C.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 D.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科学家们目前只能确定人体约l0%的基因所传达的信息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最终揭开基因与疾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待时日。这说明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C.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
D.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不可认识的事物 |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也指出: “如果有了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
A.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的 |
B.人们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 |
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
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干旱,给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关于旱灾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从哲学上看,这项结论体现了
①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②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④规律具有客观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A.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
B.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不![]() |
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联系起来 |
西方古谚曰:“铁钉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主要说明
A.事物的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D.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