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中国偶像》(东方卫视)、《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和《中国最强音》(湖南卫视) ,正在进行收视率大比拼。这些来自于国外的娱乐节目要比拼收视率的高低,唯有看谁家的“中国本土化”做的更精、更抓人眼球。《中国偶像》比杀技:打造偶像。东方卫视引进《美国偶像》模式,力争在众多的草根选手中选出能被市场接受的实力演唱者。《中国最强音》比杀技:讲故事。《中国最强音》则打出了“会讲故事,但绝不知音体”的旗号,已在北京、深圳等地选拔选手进行专门舞台封闭训练。
2013年如此多的选秀节目都疯狂地打上了“洋”标签,会不会冲击国内传统的电视娱乐业?该不该引进外来节目?对此,有关人士分析说,“只要节目的类型和模式不同,让观众有新鲜感,活跃文化市场,就可以大胆地引进外来电视娱乐节目。”
(1)对于国内疯狂引进国外节目版权的做法,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引进先进的模式是国内电视制作团队的一次学习过程,并会大大减少收视风险。”另一种认为“在学习国外模式的同时,国内的制作团队不一定领会其中的精髓,与其克隆节目模式,不如思考其模式的根本!”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以上两种观点的合理性。
(2)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假如你是一著名卫视的负责人,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谈谈如何通过创新打造出收视率火爆的唱歌娱乐节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对你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惠州市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等三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深圳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文化传播的力量对比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拥有大量的现代化传播工具,控制着强大的信息传播网,垄断着国际舆论和新闻发布渠道,向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德国记者约瑟夫·乔菲甚至认为,美国的软实力“甚至比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强大。美国的文化,不论是粗俗的还是高雅的,都强烈地向外散射,类似于罗马帝国时代,但更具有新奇性……美国的软实力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3分)
(2)面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而今年受欧债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除了极少数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中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和校园里蔓延。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漫画中的“读书成本高,不如早些打工挣钱”的观点进行评析。(9分)
材料二 在谈到农村当前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时,小明的爷爷反映:现在的村民物质生活富裕多了,但业余生活仍然很单调,连找个读书的地方都难,而赌博、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社会风气有待进一步净化。
(2)为解决上述问题,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三条建议并说明其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9分)
(3)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中最后一个假期,在紧张学习之余,就如何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读点好书,请你列一个简单的读书计划。(8分)
根据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1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漫画的认识。(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