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说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 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下表是某班同学对不同群体文化需求情况的调查
群体 |
老年人 |
中年人 |
青少年 |
文化需求 |
听戏曲、打太极拳… |
看电视、阅读报纸… |
上网、听音乐… |
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为当地政府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提供时尚和流行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
B.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
C.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D.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要
“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但经过一些博主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具有了积极意义。这一现象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
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
C.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莫言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
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说明
①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之一
②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按国内生产总值的4%安排教育经费支出。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因为
A.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 |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C.教育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 D.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年来,“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
C.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 |
D.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