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3月,某市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开始评选。“草根奖”坚持“民间设奖、群众评奖、奖励百姓”的做法,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做法启示我们(     )
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作用  
②要重视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应该把发展群众喜闯乐见的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
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③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④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国书法的发展始终以文化为轴心,在不同时代都烙下清晰或模糊的印记,比如:曹操与建安风骨,陶渊明与田园诗派,谢灵运、鲍照与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的隐逸情节与山水情怀诗派,李白与浪漫主义诗派,杜甫与现实主义诗派以及黄庭坚与江西诗派,苏东坡与豪放词派,李清照与婉约词派等。中国书法的这一特点说明
①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决定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资源丰富的国家陷入“资源诅咒”的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资源诅咒”启示我们要
①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注重主观条件,改变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坚持联系观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重视有利条件,加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刚刚过去的2014年,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可谓前所未有,这一年,生态文明建设重拳频出。与修订环境保护法同时,还有很多措施,它们与环保法一起,共同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
①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 B.规律性 C.反复性 D.无限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