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
和平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主流。下列不属于人类和平交往的是( )
A.鉴真东渡 | B.玄奘西游 |
C.亚历山大东征 | D.马可·波罗来华 |
下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用一定物体的形象符号表示一定的意义,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最早使用这种文字的是( )
A.古代埃及人 | B.古巴比伦人 |
C.古代印度人 | D.古代中国人 |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的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 B.希波战争 |
C.罗马帝国的扩张 | 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
A.古埃及 | B.古印度 | C.古巴比伦 | D.古希腊 |
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