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思想话语的承负者与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分离,……思想与权威的疏离无疑正好造就了思想者,当他们无需围绕着政治、军事进行实用性的阐释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独立地思考更深入的问题……于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独立。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中“思想话语的承负者与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出现了分离”是指什么文化现象?根据材料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士”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格拉底和孟子的观点异同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是如何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4)归纳材料四的观点,并以19、20世纪的史实加以说明。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4年,他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完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他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为什么会认为英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又为什么会盛赞中国的“孔子时代”?(6分)
材料二 1905年以端方为代表的五大臣出洋考察竞政活动曾轰动一时。该图是新发现的梁启超为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起草的手稿局部
材料三粱启超为清廷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天臣捉刀代笔.草拟奏折,大概是清末立宪史上最有趣的故事了。粱启超以通缉犯身份,流亡海外,印直接介入最高层的政治决策,不能
木令人咄咄称奇。
——摘自《南方周末》第1292期
(2)材料中的五大臣与“枪手”梁启超要求的立宪是否一致?为什么会出现令人咄咄称奇的怪事?(4分)
(18分)在历史上,货币的统一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促进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历史意义。(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反映的社会问题。(4分)
(3)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欧元持续贬值,欧元区各国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淖,以致有人甚至在猜测欧盟解体的时间。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提供解决方案。(8分)
文明互动与社会转型
材料一:“西学东渐这个名目随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容闳的英文回忆录的中文节译本,该题《西学东渐记》,开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学”已是特称判断,指西教即基督教以外的欧洲科学工艺各科学问。其实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互动,在物质层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典时代,在精神层面至迟已于北朝隋唐出现。……世界文明从来是互动的。既有西学东渐当然也有东学西渐。”
——朱维铮《再读近代史》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用“东学西渐”的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古代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2)结合材料回答“晚明”时期“西学东渐”的具体表现。
(3)依次介绍这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刺激下“西学”传入中国的情况。
(4)基于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
人口问题
今年世界人口突破70亿。人口的增加让中国等国家享受到“人口的红利”,即充足的劳动力成为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历史上劳动力的匮乏一直成为困扰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问题:
(1)图表反映了历史上人口增长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这一特点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
(3)18—19世纪下列国家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如何解决所需要的劳动力问题?
①英国____________;②美国____________;③俄国____________。
危机与新政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弥漫着一片对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末日。新政的成果使罗斯福总统的声望与日俱增。有人认为“是罗斯福总统的个人魅力的极大地意志力挽救了美国。”
问题: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罗斯福总统的个人魅力挽救美国”的观点?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