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月20号到上海参加了亚信会议,并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他曾经在回答“你怎样看待俄罗斯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俄罗斯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人不想回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
| B.忽视民主与法制 |
|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
|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解经济困难 |
有人曾说:“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存在不同的要求,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两次大的自我调整,正说明了这一点。”下列针对“两次大的自我调整”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 B.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部调整 |
| C.调整的结果使资本主义本质发生变化 |
| D.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俄国十月革命 |
| C.《共产党宣言》发表 | D.巴黎公社革命 |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 C.法国《1875年宪法》 | D.美国《1787年宪法》 |
从15世纪到18世纪中期左右,一场规模空前的地理大发现、大探险和大殖民运动在全球展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起点。下列关于“起点”的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
| A.传播基督教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 |
| B.地理学知识的进步和蒸汽轮船的改进为大探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
| C.这场运动为欧洲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基础 |
| D.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是率先进行殖民探险的国家 |
当代史学家评论,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①以“理性”为核心②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③抨击教会的腐朽④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的社会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