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B.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C.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0-1944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日战争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频率较高
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
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1869-1936)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做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理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
D.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

“壬寅立约后,朝野上下,一切如故,初未因外患而有所变革也。”结合所学内容,此处的“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下列四副图反映出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基本特点是()

A.即相互妥协又激烈争夺 B.政治上妥协军事上对抗
C.两国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D.美国一直出于主动地位

“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刚刚开始。”下列与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的趋势
C.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D.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