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材料:
材料一  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

材料二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

请回答:
(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4分)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质?(3分)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什么影响?(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两宋与明清时期农业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由此而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并分析两宋为什么没有因此而富强。

分析在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反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清雍正帝)“朕现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以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摘自《世宗世录》第57页
材料2“夫商为中国四民主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遗著神奇之效者,何也?益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此其理为从前四海之内之所未知,六经之内之所未讲。”——摘自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回答:
(1)材料1体现了雍正帝怎样的经济主张?其理由有哪些?
(2)材料2体现了薛福成的什么主张?其中“商”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理由?
(3)比较这两种经济主张的异同,结合时代特征对上述主张作简要评述。

根据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归纳其主要特征。明朝时商品经济又有伺新发展?清朝前期商品经济为什么未能取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