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成都市天府广场出土两块东汉石碑。其中一块碑文在颂扬郡守李君弘扬文教时,使用了“同心齐鲁,透近儒墨”的词句。该词句表明当时
| A.四川地区经济发达,比肩山东 |
| B.郡守贯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C.四川地区文教昌盛,文明进步 |
| D.郡守推行乡举里选,察举孝廉 |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也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
|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趋向完善 |
| C.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
| D.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特点,可能与其源头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
历史学家葛兆光在《宅慈中国》一书中有如下论述:唐人有“海纳百川”的“天下共主”的气风,把自己家门大开着,任外族人把中国书籍随意抄回去,并不觉得这就泄露了国家机密。及至宋代,汉族对强大外敌普遍的焦虑和紧张,使这种文化馈赠就有了限制,朝廷不允许中国书籍随意流出,尤其贩卖“禁书、阴阳、历算、兵书、敕令、时务、边机、地理”给“外人”是要判刑的。对于中国思想史上这一变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宋代文化风气相比唐代变得内向 |
| B.宋朝人的国家安全意识得到加强 |
| C.宋代的边疆危机是引起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 |
| D.宋朝的文化政策是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渊源 |
地区建制沿革和机构的设置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以下是江西地区部分时期建制或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豫章郡——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江西巡抚”,其对应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秦朝——唐朝——宋朝——明朝 |
| B.秦朝——唐朝——元朝——明朝 |
| C.汉朝——唐朝——宋朝——清朝 |
| D.汉朝——元朝——明朝——清朝 |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综观国史,政治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竟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三演进完成于()
| A.秦汉隋唐 | B.秦汉宋元 |
| C.西周 隋唐 | D.秦汉明朝 |
已经到来的2015年是中国传统的“羊”年,下图是羊字的各种写法演变,对于中国古代汉字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 |
| B.一直自觉追求审美价值 |
| C.由表音文字向象形文字转变 |
| D.难以适应信息快速交流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