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经理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

A.正确的价值判断更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B.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C.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某省不断推进“参与式预算”改革,即由基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对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民主恳谈,从而使民众实现了预算审查监督的实质性参与。这种做法

A.保证了人大代表和公民平等地行使权利
B.体现了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
C.说明人大和政府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D.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践

入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刘盛兰老人,18年来通过拾荒捐资助学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铸的感人事迹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①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②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以社会的认可为前提④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承载中国登月梦想的“玉兔号”在第二次月夜休眠前,因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其机构控制出现异常。经过专家的努力,“玉兔号”虽然“睡过头了”,但再次“醒过来”。材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新事物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从改革开放成功实践中总结出的最重要经验,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加以实际运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实践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改革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提出了“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一合乎逻辑的“假定”。这一论断
①是正确揭示意识起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能动地反映特性
③说明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说明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