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
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
C.使曹子计不顾后 使管仲出死捐躯 |
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
今人君论其臣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时,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颐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释:邑中,指县里或地方上。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审:知道 |
B.故世人未之奇也奇:奇特 |
C.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除:授官 |
D.光和末,黄巾起起:起事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汉相国曹参之后 // 帝高阳之苗裔兮 |
B.征太祖为典军校尉 //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
C.太祖乃变易其姓名 // 静女其姝 |
D.欲与计事 //恐年岁之不吾与 |
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曹操做事“有权数(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不治行业
②奏免其八,禁断淫祀
③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④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
⑤始起兵于己吾
⑥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
A.①③⑥ | B.①②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的身世不为人所知,但他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 |
B.东汉乱世,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颐很看重曹操。 |
C.二十岁开始,曹操相继担任了郎官和济南相等职务。 |
D.曹操回到故乡陈留,就立即筹资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就,称疾归乡里。
②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③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李渔《闲情偶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①。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②,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新唐书·虞世南传》)
[注]①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②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高荔行高:推崇 |
B.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疾:痛恨,不满 |
C.故议者方晋二陆方:正直 |
D.妻妾被服拟王者被:穿着 |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诚恳的一组是
①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②世南抱持号诉请代
③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 ④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⑤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①③⑥ | B.②④⑤ | C.①②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 |
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
C.面对陇右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世南劝太宗借鉴汉文帝时齐楚地震、水灾,采取郡国不来朝贡,给民众以恩惠的办法来稳定局面。 |
D.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
(2)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孔子:
韩非子: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香山同知彭君小传袁枚
君姓彭,讳翥,字竹林。云南大理府进士,选广东封川县知县,调香山。乾隆四十九年春,余寓端州,彭君来见,执弟子礼甚谨。其人秀羸多能,宾宾然一学子也。所著诗甚多,颇得唐贤神韵。别五年,音问亦不时接。忽一日,见访山中,帽曳孔雀翎,襢襢盛服而至。余惊问所由,方知立功海外,裁入觐归。
五十三年,海贼侜张,有号平波大王者,率众为寇。福敬斋公相总督广东,调水师营兵出海擒捕,饬香山令办军需,半年不获一盗。将弁无以自解,反造蜚语,诬君供张不周,器械朽钝。福公怒,召君入,厉声曰:“汝龌龊不任事,虽文官,我独不可以军法从事乎?”出诸武弁密揭示之。君神色不变,但申明香山小邑,所办粮饷,业费三万余金。所以久而无功者,缘武弁退缩不能军之故。公相默然,颜稍和。君知兵事不可以口舌争也,即奋曰:“翥愿解任,亲往擒贼。”公相莞然曰:“汝孱弱书生,果临阵,得不被贼靴尖蹴倒乎?”曰:“翥非手打贼也,乞公相赏精兵二百,听翥指挥,必有以报。”公相许之。
君归署,捐俸支帑,造战船三只,料简枪炮火药,赏赉糗粮,犁然备具。著短后衣,率健儿戌服出哨。诸武弁以为迂且妄,无不匿笑者。君祷天妃庙乞风,舟中忘带鼓,即借庙中鼓声之,以壮军威。次日黎明,风果大顺。君径出海口,公相命诸武弁会剿,相遇海岛中。武弁摇手云:“风虽顺,少顷即转,宜缓行。”或云:“今日反支日也,不利行师。”或云:“海贼出入无定,须探明所在巢穴再往。”君毅然不听,饱餐士卒,扬帆竟行。
行百余里,遇盗船二只,发炮击之,杀十余人。贼久不见官兵,突出不意,惊乃遁去。君知数日内贼必聚众来,乃入岛,约武弁一齐出洋。众武弁亦媢君之先得功也,唯唯听命。翼日,君见风顺雾消,开船出,果贼船八九只从上游来。初犹逡巡欲避,继见官兵少,乃持枪直犯。发炮击之,闭。君知贼以秽物相厌胜也,杀黑犬取血衅炮,炮果发。适大军亦至,击破贼船,贼尽落水。千百贼头,出没海面,如浮瓜然,反向官船号呼乞命。君命以铁钩拉起之,而以长绳汇缚之,累累然鱼贯者七百余人,解督辕请示。公相大悦,飞章入奏。奉旨彭翥著赏五品顶带,送部引见,授湖南岳州府同知。福公奏留办善后事宜,仍补琼州同知。权知府事。
赞曰:古文武无分途,然卻縠悦礼、乐,敦诗、书,左氏以为美谈,几几乎有欲分之意。吾门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张吾军觉山林生色终以文弱故染烟瘴亡年裁及艾为可悲也。(本文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饬香山令办军需饬:命令 |
B.杀黑犬取血衅炮衅:涂抹 |
C.权知府事权:代理(官职) |
D.敦诗、书敦:勤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襢襢盛服而至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B.余惊问所由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C.以壮军威作《师说》以贻之 |
D.惊乃遁去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重点叙述了传主彭翥平定海盗一事,由此表现人物特点,构思颇具匠心。 |
B.写彭翥指挥战斗用侧面描写,如通过公相的轻视、武弁的嘲笑、海盗的妄为来衬托他的指挥才能。 |
C.本文起笔描写彭翥是个文弱书生,写他指挥作战则出人意料,又与文末以体弱去世呼应,用笔自如。 |
D.文章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渲染及场面的描绘,塑造了一位临危不乱、见义勇为、智勇双全的儒将形象。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吾门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张吾军觉山林生色终以文弱故染烟瘴亡年裁及艾为可悲也。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汝龌龊不任事,虽文官,我独不可以军法从事乎?
⑵君命以铁钩拉起之,而以长绳汇缚之,累累然鱼贯者七百余人,解督辕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