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的这番话直接表明( )

A.二战使英国下降到二流国家的水平
B.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国际地位
C.英国表面上仍维系着大国形象
D.英、美、苏三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下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漫画中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1940年日本天皇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B.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C.中国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的主要军事力量
D.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1929年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罗斯福总统把美国“从地狱拉回人间”的主要措施是( )

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 D.开拓国外市场

“我们(参战)的动机并不是复仇……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美国参战动机的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美国参战的目的是捍卫人类的正义和权利
B.美国参战是为了帮助进行正义战争的协约国集团
C.战争态势的发展对协约国不利促使美国急于参战
D.美国认识到如果德国获胜必将是其争霸世界的强劲对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