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该表反映了当时(

A.

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B.

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

礼仪规范得到传承

D.

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A.

骨制凿刀

B.

燧石石器

C.

碳化稻粒

D.

彩陶残片

下表内容深刻反映出(

A.

生产方式变革决定国际体系更迭

B.

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影响国际秩序

C.

领土问题始终是国际争端的热点

D.

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必变为两极对峙

基于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具有中国古代文化基因元素的天下观。古籍记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从汉至元绘制的天下图尽管名称各异,但整体布局可概括为东、南皆海,北缘旷野;四夷环绕,中国独大1600年左右开始,部分天下图新增了关于美洲、欧洲等内容,但大多数地图仍未放弃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下图的演变轨迹充分说明(

A.

地图绘制提升了对世界的认知

B.

文化的连续性增强了华夏认同

C.

“中学西渐”丰富世界文化内涵

D.

传统思想影响古人的“天下观”

1984年世界银行统计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出口商品的数量与价格的年均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B.

交通条件改善推动了经济发展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确立

D.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