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诗歌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具体描写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用了哪些意象,着意渲染了怎样的意境?


(2)结合词作,简要分析下阕是怎样抒发思想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①。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上联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下联“士”指介之推。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台。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隐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答:

阅读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张籍《酬朱庆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两题。(6分,每小题3分)
近试上张水部酬 朱 庆 余
(唐)朱庆余(唐)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床余平日深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送 友 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并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


有人评价这首《送友人》“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请任选诗的第三句或第四句,分析作者的情感有哪些“曲折”变化。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