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①,司空为优。”
注:①机杼:喻指文章的构思和布局。韦苏州指唐代诗人韦应物,他被称为“苏州”是因他曾作过苏州刺史。白乐天也是唐代诗人,他名为 ,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有 、 。
诗论说“三诗同一机杼”,请写出三人的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谢榛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请简要分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诗“优”在何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填上恰当的虚词。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①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②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③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④有时⑤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答案:①②③④⑤
学校要举行课本剧汇报表演,请你结合剧情内容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个字。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一班演出。
串联词(2)。下面请欣赏高二四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下面的句子有用词不当和不够简洁的地方,请修改两处。
信息、教育、知识是知识经济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新的资源,关于信息、教育、知识三大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将在根本上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例句完成下面句子的喻体部分。要求:两个喻体的内容构成对比关系。例句:北京与南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北京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么南京便是着蝉翼薄纱的美少女。
现实与理想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现实是,那么理想便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10月3日,高中毕业十年的邹贺、何金峰、刘革三位同学相聚。当晚,为给老师一个惊喜,大家在事先没与老师联系的情况下去看望当年的班主任尹老师。到了尹老师家,房门紧锁。一打听,老师正出差在外。遗憾之余,大家公推邹贺给尹老师写了个便条。
尹老师:
我们三个同学于毕业十年后济济一堂。感念老师当年的教诲,相约到您家中拜访,遗憾的是您居然公事外出。学生之情,一时无法言说。我们约定,待您回来后我们抽时间再来拜望您。具体时间,我们会提前告诉您,请您恭候。
学生:邹贺 何金峰 刘革
2010年10月3日
以上便条在词语运用、说话得体等方面有4处错误,请找出3处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