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 中说:“(清朝前期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B.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对外贸易空前发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幅度增加税收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据统计,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在战争期间更是高达94%。由此带来的的直接影响是

A.私人投资受到压制 B.失业问题妥善解决
C.民众利益得以保障 D.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大型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从1915年1月开设“法令”栏到1921年此栏结束,其公布的各种法令数目如下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合计
数量
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

北洋政府加紧立法的用意在于
①对当时蓬勃发展的南方革命形势
②应对内部不断升级的争权夺利斗争
③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法制环境
④实现以法立国、以法治国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孙中山认为临时政府要集中权力,总统要有实权,主张总统制。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前夕,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才同意把责任内阁这一条写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宪政原则,这种做法

A.导致政体频繁,社会政局动荡
B.使权力过度分散,影响行政效能的提升
C.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D.属于“因人设法”,明显违背法律精神

有学者在叙述某段历史时说:“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重视枪杆,一个重视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由此推断出该段历史属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李明海认为: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之后不久,前后不到10年的时间,作为社会思潮主流的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以下对新文化运动“早夭”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B.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思想界的冲击
C.五四后政治斗争逐渐占据主流
D.自由主义早已不合时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