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时间(明代) |
弘治(1488~1505年) |
嘉靖(1522~1566年) |
万历(1573~1620年) |
| 吴江县 |
3市4镇 |
7市4镇 |
10市7镇 |
A. 白银普遍流通,区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
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 B.话本和小说 |
| C.汉赋和唐诗 | D.元曲和傩戏 |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
|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
|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
|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
“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一农学思想最有可能出自( )
| A.《齐民要术》 | B.《农书》 | C.《农政全书》 | D.《道德经》 |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封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 |
|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 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用于军事 |
| D.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 A.古希腊 | B.文艺复兴 |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