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 |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
C.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复兴经济 |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 B.等待朝廷察举 |
C.投笔从戎戍边 | D.投作官吏幕僚 |
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世袭制 | B.军功爵制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汉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应该对应的制度是
A.分封制 | B.郡国并行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中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含义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