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请回答:
(1)与材料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谁?他的哪一条变法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
(2)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言”指哪个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3)上述两场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战的场面。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构思巧妙的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请你根据上联,按对仗的格律,试试补出这副对子的下联来。
情景再现:

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军事意义?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当时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欧洲的?你能把这条通道运转路线说出来吗?
(3)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欧洲的罗马把中国称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