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八姓入闽】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    
——网上下载
材料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以上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描写的是什么时期江南的社会生产状况?文中的“本业”指的什么?
(2)根据材料二,“八姓入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答两个条件即可,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意义?
(5)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14 分)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50年代的失误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回味无穷的话语】“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此次会议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鼓舞人心的法宝】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由此走红全国,它表达的是一种自信,更是中国人走向改革开放的法宝。拥有它,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有了天翻地覆之变。
(4)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到了巨大成就,有了天翻地覆之变,这说明了什么?
(5)请用一句话评述邓小平同志。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凤阳”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凤阳”出名的原因?
(2)从材料二的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情况如何?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项制度有关?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图一:“以钢为钢,全面跃进”图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哪部法律?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 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层获得了解放?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哪次失误? (2分)
(3)为了改变材料三中的状况,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重点发展的是什么行业? (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西藏的解放,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材料二中西藏解放的方式是什么?西藏的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
(3)对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你有何看法?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
——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
材料三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据材料一,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特点,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政治体制。说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什么思想?
(3)政治妥协也曾被成功应用于外交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为达成“共同愿望”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