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名人传记能够使我们了解名人们的思想、个性,更能够使我们去了解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大事。请仔细阅读两本名人传记的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片段一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英之间香港问题的源头是什么?英国在香港问题上打的如意算盘又是什么?
片断二

(2)邓小平所说的“单方面作出宣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方面作出宣布?
(3)中英双方谈判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见下图)。请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我们学过的有关文字演变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
A.铭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为秦朝“海内皆臣”格局最终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C.桂陵之战 D.巨鹿之战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BCD
(2)最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是图中哪一处诸侯国?(注意:只要写字母。)

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古代统治者进行了探索。
(1)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采取怎样的措施,有何影响?
(2)秦初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汉初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什么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
(4)综上所述,你认为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

统一国家的建立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他的变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请你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最需要体现名言的哪种精神?
(4)“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请说一说有哪些?
(5)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6)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两条。
(7)如果你处于当时社会,假设自己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你会对以上哪些措施有看法,是欢迎还是反对?请说出理由。
(8)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想呢?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材料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什么条约?
(2)材料一与材料二相比,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变化?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帝国主义如何将中国一步一步的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4)为了避免历史重演,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有何感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