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4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正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司法自治权和变通执行权等 |
| B.我国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 C.我国民族自治的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和自治乡(镇)四级 |
|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
|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荣辱的错误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不讲继承,搞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就失去前提和基础,民族的长处和特征就难以保持。现实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不讲发展,不研究与时代结合,传统文化就失去生机,也不可能很好地继承。上述观点表明传承民族文化就要
①对其坚持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的态度②维护其纯洁性,防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③通过发展创新维系其旺盛生命力④对其进行“扬弃”,批判和克服其糟粕,弘扬和发展其精华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表明
| A.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 | B.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
| C.发现问题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D.创造性想象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
早期的电灯泡,在灯泡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就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问题仍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
①否定与肯定是辩证的统一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一分为二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辩证否定即“扬弃” ④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