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感:种子D 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1)A装置的作用是    
(2)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气球模拟的是_____

2)图甲模拟的是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

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制订并实施计划:

实验思路:以_____为变量,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装置两侧的中央各放5只鼠妇,静置2分钟;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共统计10

4)实验结果:统计并计算出小组10次数据的_____,发现阴暗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多。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经饥饿处理的2月龄小鼠,在下图所示迷宫中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探究训练次数对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_____行为。

2)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小鼠走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越来越_____(填“长”或“短”)。

3)据统计,蚯蚓走迷宫获取食物要经历 200 多次尝试,所需时间更长。通过对蚯蚓与小鼠的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填“强”或“弱”)。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完成如下操作步骤:

1)步骤一:实验前先将两盆长势相似的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通过_____作用,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等有机物。

2)步骤二:设置装置一、装置二的目的是形成________

3)步骤三:用酒精脱色后,叶片变成_____色。

4)步骤四:滴加碘液后,叶片A变蓝,叶片B_____。可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_____

某同学尝试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选取同一植物大小一致、叶片数量相同的三根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B保留全部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将这三个装置同时放在下图所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量筒液面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A枝条可以和______枝条形成对照实验,探究_______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2)为了确保量筒中水分的减少是被植物吸收的,该实验方案如何改进?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如果液面下降最多的是插有B枝条的量筒,则实验结论是: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_______进行;温度升高,蒸腾作用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请你提出一条有利于树木移栽的措施: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