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
在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原则,下面有关这个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不同阶段,DNA携带的信息一般是不变的,而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可以变化 |
B.D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
C.DNA→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RNA→蛋白质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
D.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DNA是决定蛋白质结构的遗传物质 |
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
A.5% | B.7% | C.19%![]() |
D.38% |
DNA分子某片段包含m个碱基,其中胞嘧啶n个。该片段复制2次,需要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数为
A.(m-2n)/2 | B.(3m-6n)/2 | C.m-2n | D.2m-4n |
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与之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观察图示可知,控制上图中性状的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B.图示DNA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C.如果红宝石眼基因的整个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下列对DNA分子的正确叙述是:①在人的白细胞中,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②同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⑤转录时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A.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