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的环境中 |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为了更好防止冻伤 |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三种细胞 |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染色②水解③冲洗涂片④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⑤观察
A.④①②③⑤ | B.④②①③⑤ |
C.④②③①⑤ | D.④⑤①③② |
下面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ATP、DNA、RNA、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无机盐是一些复杂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0.9%的生理盐水,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细胞渗透压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下列对于生物体内物质或细胞的理解正确的是()
A.酶、受体、载体蛋白都具有专一识别作用 |
B.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一定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
C.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和纤维素酶发挥作用后都将失去活性 |
D.细菌代谢速率快,是因为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