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每空1分)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
(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
(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可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_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最清晰。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在[ ]内填入标号,横线上填入名称):

(1)与图B相比,图A中特有的细胞器是[ ],与[1]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
(2)图B表示动物细胞的一部分,判断的依据之一是其中具有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若B细胞为某分泌细胞,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亮氨酸,则放射性依次出现在(写标号)中。
(3)囊泡在蛋白质的运输中起重要作用,由此可以体现膜具有性。
(4)在原核细胞(如蓝藻)中也能找到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

下面是某肽链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合成上图所示的肽链时,共脱下个水分子,场所是
(3)图乙中属于R基团是(填序号)。从上图可推知该肽链含有游离的氨基是个。
(4)该肽链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合成该肽链的所有氨基酸的总分子质量共减少

下面是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脂肪实验的材料和部分操作步骤。
(一)实验材料:紫葡萄、新鲜牛奶、洋葱根尖。
(二)实验步骤:鉴定还原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鉴定蛋白质时,取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立即加入双缩脲试剂B,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在鉴定脂肪时,用高倍镜观察临时装片,发现视野太暗,需扩大通光孔或用平面反光镜。请回答:
(1)请指出“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中的至少4点错误并加以改正:




(2)若用显微镜对观察的细胞图像由A图变为B图,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第一步:将装片向移动,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并调亮视野;第二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并应调节使物像清晰。

植物细胞可以渗透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
(1)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 min后可能出现的形状是()

甲烧杯里是30%的蔗糖溶液,乙烧杯里是清水
(2)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甲图所示:
①A、B、C中,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非常小,植
物细胞会发生现象,生物膜与半透膜的根本区别在于生物膜具有的特性。
②若曲线C中ef段的细胞如乙图,I部位的物质是,若曲线B中bc段的细胞
如乙图,则I、II两处的溶液渗透压的大小比较:III
③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

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原生质的体积相对值

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做的一系列研究,据图分析回答:

(1) 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在此过程中,饲养层的作用是,加入抗生素是为了
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 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
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的
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
(3) 过程Ⅲ中将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重组DNA分子,其目的是_____。
(4) 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
实验时,必须用X 射线照射去除(填器官名称)的小鼠,获得免疫缺陷小鼠,该
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