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均为AaBb的双亲,在他们所生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是()
A.7/16 | B.3/16 | C.9/16 | D.4/16 |
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4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后代中有()
A.27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 | B.81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 |
C.16种基因型、81种表现型 | D.81种基因型、24种表现型 |
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1 |
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A.5/8 | B.3/8 | C.1/12 | D.1/4 |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 : 黄颖 : 白颖="12" : 3 : 1。已知黑颖(基因B)和黄颖(基因Y)为显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bbYY×BByy B.BBYY×bbyy C.bbYy×Bbyy D.BbYy×bb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