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患甲(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B.乙病的致病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
C.Ⅲ2的基因型为aaXbY |
D.Ⅲl与Ⅲ5结婚所生男孩的患病概率是l/4 |
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分别用于( )
A.氧化O2和CO2 | B.氧化CO2和O2 |
C.还原O2和CO2 | D.还原CO2和O2 |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 |
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 |
C.叶绿体基质中C3合成葡萄糖 | D.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
右图表示的是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 ℃,则反应速率加快 |
B.若在B点时温度升高10 ℃,则反应速率降低 |
C.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 |
D.B点时增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反应速率会减慢 |
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酶活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