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同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长
B.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短
C.处于t2温度时的酶有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的热变性
D.处于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比处于t2温度时稳定
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溶于水。作为药品可以提供能量并改善患者新陈代谢。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现在还很难界定是不是兴奋剂,含量过高会对机体产生伤害。下列是有关ATP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一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三分磷酸基、一分子脱氧核酸和一分子腺嘌呤 |
B.ATP能溶于水,制成的药剂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
C.细胞内ATP的含量是处于动态平衡中,对于构成生物内部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D.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得到其原生质体变化情况的一些数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
C.a处状态表明该细胞处于BD段 |
D.BC段表明细胞丧失选择透过性 |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 | 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
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 | D.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 |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他在乙图的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他在乙图中的a、b两管中加入蔗糖酶,在适宜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对两管的液体进行鉴定并观察两管液面的变化。
下列对该实验的结果和结论预测准确的是()
A.如果两管的液体都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且液面高度差减小,说明水解产物可以通过半透膜 |
B.如果b管内的液体可以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而a管不能,说明水解产物不能通过,且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不变 |
C.如果两管的液体都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水解产物可以通过半透膜,但此时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不变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