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
B.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
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 |
D.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 |
将同一植物的相同细胞分别浸在蒸馏水、0.3 mol/L的蔗糖溶液和0.4 mol/L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A.蒸馏水、蔗糖溶液、KNO3溶液 |
B.KNO3溶液、蒸馏水、蔗糖溶液 |
C.蒸馏水、KNO3溶液、蔗糖溶液 |
D.蔗糖溶液、KNO3溶液、蒸馏水 |
下图表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甲、乙、丙三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与纵坐标吸收速率相对应的一组是(提示:在一定范围内,能量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多) ()
A.载体蛋白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蛋白数量 |
C.载体蛋白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
D.温度变化、载体蛋白数量、氧气浓度 |
下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 |
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
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
D.a、b细胞内的具膜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
某50肽中有丙氨酸()2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4个 | B.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 |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 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
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藻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大肠杆菌 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⑨肺炎双球菌
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
B.具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
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
D.①④⑤是自养型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