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会上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下列小题。《京都议定书》承诺,体现了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区域性原则 |
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 |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D.发展循环经济 |
图为黄河流域各省人均用水量与万元GDP耗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黄河
A.径流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 B.含沙量自上游向下游递增 |
C.部分河段冬春易出现凌汛 | D.上中下游各河段水能丰富 |
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量普遍比上游地区少 |
B.宁夏落后农业灌溉方式造成人均用水量大 |
C.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低 |
D.万元GDP耗水量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
有专家建议以市场配置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你认为,该建议将有利于黄河下游地区
A.退耕还林还草 | B.获得经济补偿 |
C.扩大水田面积 | D.增强节水意识 |
为及时了解流域内农田灌溉面积变化情况,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 B.GPS |
C.RS | D.数字地球 |
图为2015年1月7日水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有关甲海域洋流性质及其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寒流,流向西北 | B.暖流,流向东南 |
C.寒流,流向东南 | D.暖流,流向西北 |
甲海域
A.较同纬度其他海域水循环更活跃 |
B.沿岸降水稀少,以荒漠景观为主 |
C.分布有寒、暖流交汇成的大渔场 |
D.水温分布主要受沿岸大陆影响 |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郭亮村绝壁岩层
A.具有层理构造 | B.含有丰富的化石 |
C.由变质岩构成 | D.由岩浆冷凝而成 |
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A.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
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
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
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落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该日最可能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该日
A.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且继续变小 |
B.各地昼夜长短差值较小,且继续变小 |
C.江苏省夜长昼短,且黑夜将继续变短 |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且速度继续变快 |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黄土高原图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下题.“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 B.风化作用 |
C.流水侵蚀 | D.冰川侵蚀 |
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 B.风化和风蚀作用 |
C.喀斯特作用 | D.海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