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年降水量多少(   )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

A.300mm—450mm B.300mm—530mm C.450mm—530mm D.≥450mm

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雨侵蚀力是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
B.年降水量超过 450mm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 增加
C.当年降水量超过 300mm后树木才迅速生长
D.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雨侵蚀力的大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地理考察,绘制了如下地质剖面。运用有关知识回答3~5题。

队员在乙处进行考察,最可能发现的地理事物是

A.火山口 B.鱼类化石 C.煤矿 D.金属矿产

.队员发现,经过甲处的交通线明显多于乙、丙、丁三处,其主要原因是

A.客货运量大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丙处正在新建一条南北向的铁路,你认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A.火山喷发 B.断层下陷 C.地下溶洞塌陷 D.地下冻土融化

读部分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1-2题

关于此时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上方俯视逆时针近日点附近 B.北极上方俯视顺时针近日点附近
C.南极上方俯视逆时针远日点附近 D.北极上方俯视逆时针远日点附近

如果此时视线与直射地球的太阳光线一致,则看到的地球日照图(阴影表示黑夜,空白表示白昼)正确的是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9~30题。

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A.公元100~300年 B.公元600~1100年
C.公元1100~1300年 D.公元1300~1800年

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读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随日期变化图,(设黑夜太阳高度都为0°)回答26~28题。

该地的纬度为:

A.60°N B.65°N
C.70°N D.75°N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日期该地出现极昼现象
B.②日期表示北半球夏至日
C.③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北京白昼④日期比③日期长

当该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等于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其持续的时间大约2个多月
C.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D.其持续的时间大约4个多月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将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按递减次序排列,以水位为纵坐标,历时为横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水位历时曲线。下图为某河流某水文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据此回答23~25题。

此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积雪融水

图中曲线表示水位历时曲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此河流水位高于58米时可通航,据图判断通航时间大约有

A.210天 B.240天 C.300天 D.366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