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
(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 。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读图14“某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描述该国地势特点。
(2)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的差异。
(3) 该国新首都选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4) 我国与该国之间的贸易近年来发展很快,该国已成为我国某种资源的主要进口国之一。该资源是。
下面是我国从该国进口此资源的一条最佳运输路线,请完成填空。
该国东部沿海—洋—好望角—洋—海峡—南海—我国东部沿海
读图13回答问题
(1)图中A的地理名称是;B的地理名称是。
(2)图中C、D所代表的农业区是、。C农业区南北两地区的农作物类型有所不同:北部为,南部为。
(3)图中E城市位于沿岸,属于气候。F城市是,其东南有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硅谷。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经过的地区可能出现 天气。
(2)这种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_____________。这种天气系统在我国的影响范围是:____________ ,其对人类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江南地区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材料和图四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某国际会议在上海结束后,与会者打算就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假如你是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你根据客人的要求,推荐一个相关旅游城市供选择。(如图所示,每个城市只能选一次)
“历史文化游”有
“都市观光购物游”有
“园林景观游”有
“水乡古镇风情游”有
“佛教名胜游”有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 性,欣赏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应注意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 __(填“区域内”或“区域内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是有限的。
(4)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至少答三点)
(5)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据估计, 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至少答二点)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庐山和华山两个游览区,环境承载量大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景区的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都比较好,_______铁路从庐山附近经过,_______铁路从华山附近经过。
(3)“自古华山一条路”,要想体会这句话的内涵,在欣赏华山景观时,必须要_________,这样才能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4)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游览庐山花径景点时,即兴赋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说明诗人在欣赏景观时,______________,才看到山中桃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