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分析
以下是几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的表现,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
情境一: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后,小刚发现考得不理想,将试卷撕碎,再也无心听课。
情境二:文文刚上初二,最近一段时间她很渴望跟同学们交往,却又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这让她十分苦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决定》规定,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结论?
材料二:2014年9月28日,香港部分人士发动“占领中环”的非法集会活动,要求撤回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非法集会时间长达2个多月,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香港社会稳定,影响香港经济民生,导致交通堵塞、学校停课、商店关门……2014年12月11日,香港警方依法清除违法设立的障碍物,开通被堵塞的道路,恢复正常秩序。
(2)结合材料二,从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角度,指出“占领中环”行为的错误所在。
(3)针对“占中”非法集会,作为港民应自觉履行哪些责任和义务?
阅读“抗震英雄少年”雷楚年的两个人生片段,回答问题。
(1)从片段一中雷楚年对待生命的态度,可以悟出哪些道理?
(2)雷楚年从“英雄”沦为罪犯,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此,我们应怎样加强自身道德与法律的防范?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我思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我分析】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请分析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我践行】青少年应怎样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一:学校推选市三好学生,小明以2票之差落选,受了很大打击,情绪一时很低落,但他学会用正确方法进行排解,对自己充满信心,并继续认真做好班长工作,受到老师的赞誉。
材料二:上周六,在公交车上看到一男子在盗窃他人钱财,小明提前下车用公用电话拨打“110”报警,很快警方根据他提供的信息将这名男子抓获,小明因此受到了警察的赞誉。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小明受到老师和警察赞誉的原因。
央视“最美孝心少年”百名候选人之一、2014年被评为“盐城好人”的滨海小姑娘潘婷,在父亲去世、母亲重度烧伤的双重打击下没有任何退却,毅然挑起家里的重担,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学习,用稚嫩的双肩撑起这个家。2014年8月,带着妈妈上学的女孩潘婷被盐城师范学院录取,这位通过自身努力书写灿烂青春的女孩终于圆了期盼已久的大学梦。“我知道像我这样家境贫困的孩子追寻梦想有多难,但我相信,逆风更适合飞翔。”这位腼腆的女孩表示,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社会这个大家庭给了她温暖,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将来我一定回报社会!”。
潘婷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