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起寒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骨骼肌 |
B.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
C.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
D.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传导和传递 |
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 |
B.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
C.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 |
D.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 |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
关于渗透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C.血浆渗透压越大,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多,尿量越多 |
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