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可以用光的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        km.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信息与信息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
(2)已知水的质量为100g,则水从80℃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此过程水的内能__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__________遇冷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最近小华发现和爷爷讲话要比以前更大声了,他想比较一下自己与爷爷的听觉差异。现在声源有音叉、收音机、机械闹钟,你认为最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为此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方案A:实验者站在距声源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响度。
方案B:实验者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声源的距离。

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的许多问题都跟物理知识有关


(1)汽车上有许多地方要利用光的反射,如图汽车中的A、B两处,A为观后镜,B为车头灯内的反射镜.A应为________,B应为________. (分别选择“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填在相应横线上)
小型汽车前挡风玻璃设计成倾斜的,原因之一是防止晚上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成像干扰司机视线,当成像时是挡风玻璃对光进行了
(2)图2是汽车司机看到的路边指示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抵达重庆至少还需要__________h.

在学习吉他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