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成为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大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
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 D.经济规律的作用 |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D.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下图是“1955~2000年日本GDP增长率变化表”. 下列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 |
B.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
C.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 |
D.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
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
A.美元贬值 | B.计划指导 | C.减耕减产 | D.以工代赈 |
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B.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 |
C.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 | D.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