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杭州(1981年全市人口为525万)和武汉(1981年全市人口为590万)1981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
年份 |
全市 |
中心区 |
近郊区 |
远郊区 |
杭州 |
1981~1990 |
57 |
-5.5 |
35.3 |
27.2 |
1991~2000 |
105 |
-6.6 |
87 |
24.6 |
|
武汉 |
1981~1990 |
99 |
-0.9 |
71.5 |
28.4 |
1991~2000 |
115 |
5.0 |
102.1 |
7.9 |
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杭州1981~1990 | B.武汉1981~1990 |
C.杭州1991~2000 | D.武汉1991~2000 |
据表可以看出,1981年至2000年两城市( )
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 | 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D.郊区城市化明显 |
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图是北半球局部日照图,AB为晨昏线,纬线BC弧度为90º。图示区域恰好全部为8日。读图回答问题。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8日18时 | B.7日6时 | C.7日18时 | D.8日6时 |
此日,余姚居民观测到日出、日落时日影倒向观测者的
A.正西方,正东方 | B.西北方,东北方 |
C.东南方,西南方 | D.西南方,东南方 |
下面是以南极点为中心12月22日光照图,弧线ABC为晨昏线,B和D所在经线是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此时,地球上两个日期所占的范围之比为()
A.1 :1 | B.1 :5 |
C.2 :5 | D.3:5 |
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和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23°26´, 90 | B.45, 45 |
C.23°26´,66°34´ | D.0, 46°52 |
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问题。若移动轨迹是①,则与②相比,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纬度数每日比②
A.约多1′ | B.约多2′ | C.约多4′ | D.约多6′ |
若移动轨迹是③,则
A.热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
B.温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
C.6月22月极昼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
D.寒带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问题: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
B.自东南向西北 |
C.自西南向东北 |
D.自西北向东南 |
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90m | B.385m |
C.550m | D.632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