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叶,欧洲出现了这样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这一艺术流派是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印象主义 | D.现代主义 |
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5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标准状况下NO气体2.24L,往所得溶液中加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一定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所得固体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30 mol | B.028mol | C.0.25mol | D.0.22 mol |
常温下,用 0.1000 mol/L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 20.00mL 0.1000 mol/L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的左端溶液可能存在:c(CH3COO-)+c(OH-)=c(CH3COOH)+c(H+) |
B.①②之间(不含两点)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 c(CH3COO-) |
C.点③之后所示溶液中:c(CH3COOH)+c(H+)=c(OH-) |
D.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 。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O2]·[HbCO]/[CO]·[HbO2] |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
C.若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等于0.001时,人的智力会受损 |
D.把CO中毒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目的是:使平衡常数减小,且向![]() |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不相符的是
A.AlCl3溶液滴入 | B.SO2气体通 | C.H2S气体通入 | D.CO2气体通入饱NaOH溶液中入氢硫酸中 NaOH溶液中 和Na2CO3溶液中 |
研究发现铜具有独特的杀菌功能,能较好地抑制病菌的生长。工业上铜冶炼大致可分为:
①富集:将硫化物矿石进行浮选;
②焙烧,主要反应为: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
③制粗铜,在1200℃主要的反应为: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
④电解精炼,在阴极得到精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可以通入氨水中,生产氮肥 |
B.电解精炼时,粗铜应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
C.反应2Cu2O+Cu2S→6Cu+SO2↑中的Cu2O是氧化剂 |
D.每生产6mol Cu,理论上需消耗11mol O2 |